尚宝荣:清明时节忆尊长——缅怀安启元先生逝世一周年
发布时间:2025-04-07

1744024753778050.jpg

断魂莫过清明时,思亲思友思尊长。

再过不到二十天,是敬爱的安启元先生逝世一周年之日。自去年四月二十三日的惊恸至今,每当忆及他对我工作的支持、与我忘年之交的点滴,恍如昨日,倍觉唏嘘。值此清明追远之际,谨撰此文,以寄托我的思念之情。

安启元先生是陕西临潼人,生前曾担任过中共陕西省委书记、陕西省政协主席,是十四届中纪委常委、十届全国政协常委,还曾任陕西省民营企业协会会长等重要职务。

在他政协常委的任上,因为工作的缘故,我和他得以认识。

当时作为全国政协常委、陕西省民营企业协会会长的他在谈到非公经济36的落实情况时,率先提出了玻璃门现象这一概念。所谓玻璃门,是指对于民企而言,名义开放、实际限制的一种经济政策现象。

因为是老家的大官,所以我比较关注他,也注重和他的联系。

我观察到,他卸任政协常委以后,更多的以陕西省民营企业协会会长的身份为民营经济的发展而奔波。也时常看到,他对文化事业的积极参与和热心支持!

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我离开原工作单位,在几位德高望重老同志的支持下,创办了群贤书院。书院以文艺创作和文化交流活动组织为主要业务。

书院举办几次重大的书画活动时,我都向他发出邀请,请他提供作品参加,均得到了他的积极响应参加。他每次按要求完成作品后,安排秘书寄给我,后又亲自打电话做一些说明。由此我们之间的联系渐多了起来。

2019年春节期间,我利用过年回家的机会去看望他。在西安市雁塔北路省委东院的家里,我再次见到了他。当时因为他有腰疾在身,所以半躺着和我进行了谈话交流。

我首先向他表达了一直以来对我工作支持的感谢,他则谦虚地表示,感谢我对他的邀请。

随后他和我共同回忆了几次书画活动的情况,他对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对我的工作表示肯定。

他说,部队的同志参加的也很多,而且艺术造诣水平很高,看来你们的工作做的深入人心。

随后他关切地问询了我个人的现况和书院经营发展的一些问题,我都做了较为细致的回答,他表示会一如既往地支持我和书院的工作。最后,我们交流了一些对时局和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

交谈中途,他用床头的红机给秘书打电话对他即将发表的某篇文章的一些措辞做出了一些小的调整。

交代完这些以后他说:小吕,你过来一下,把我写的字给尚先生送一幅。

时间不大会,吕秘书拿着一摞书法作品敲门进来了,这是一位长相和穿着都很精神的青年人。吕秘书一一展开作品,让我挑选,我选了一幅内容为书道千秋的作品。

见面结束时,他夸赞我带来的鲜花很好看,说花儿给他带来了喜悦的好心情。他说,因为腰疾这次不能留我一起吃饭了。我祝他早日康复,并说来日长方,我以后会经常来看他的。我们在互致祝福和依依不舍的氛围中结束了见面。

回京之后,我花了一百多块钱在网上买了一个有助于腰疾康复的护腰软垫邮寄给司机小张,让代为转交。几天后他打电话给我,说护腰他收到了,他戴上后感觉很好,谢谢我。

我问他恢复的如何,都采取了那些治疗措施?他说每天由省人民医院的大夫给按摩,正在日益好转,相信时日不长就会完全康复,行动自如的,并叫我不要担心。我说明年春节还去看他,他欢迎我回老家后过来做客。

时间来到了2019年年底,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爆发。因此,2020年春节我再次去看他的路途就被阻隔了,我们的见面变成了电话的互致问候。

202011月的一天,我正在办公室忙碌,忽然接到他的电话,他问我教育部有没有熟悉的同志,需要沟通一点小事,我想起了一位比较熟悉的司长级干部,并向他做了介绍,他说他考虑一下和这位同志沟通是否合适后再让我给予联系,我说好的,等他的消息和进一步的安排。后来他没有再联系我,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了。但我们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仍在继续。

为了表示对我的支持,他先给我筹办的某项文化交流活动题写了活动名称,后又专门给书院题写了院名让秘书邮寄给我。

本来以为疫情很快就会过去,我和他很快又会见面,可谁知疫情一闹就是好几年。疫情期间,我们也曾相约见面,但因为变化莫测的防控政策而不得不做出改变。

可恶的疫情不仅给经济发展带来创伤,也让人们的心灵受到了阴影。阻断了亲情、友情、师长情,希望世间以后永远不要再有这该死的疫情。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2023年,在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坚强正确领导下,全国人民终于战胜了疫情这个灾祸,但我因各种原因没能及时回家,也就没机会和条件再去看他老人家,但我心里对他的感恩、敬仰和思念一直都在。 

2024年,我计划五一回老家期间再次去看他,未曾想还没等到五一,却在朋友圈和网上看到了他与世长辞的消息。

423日,多家网络主流媒体援引《陕西日报》消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十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共陕西省委原书记、政协陕西省第八届委员会主席安启元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44231838分在西安逝世,享年91岁。

报道说,安启元同志住院、病重及逝世后,中央有关领导同志,齐心同志、习远平同志,陕西省委书记赵一德、省长赵刚、省政协主席徐新荣等省领导和老同志及有关领导以到院看望、抚慰家属、送花圈等各种方式表示慰问和悼念。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这是组织对他光辉一生的高度评价,给他的盖棺定论。

91岁的安启元先生在人间功德圆满后,体面尊荣地走了。但每当忆及他对我工作的支持和在交往中他所体现出来的长者风范和大家风采,我的心情还是很不平静。

安启元先生1933年出生于陕西临潼的一户贫困农家,自小品学兼优,后来他考上了西北大学地质系,家里卖地供他上完了大学。毕业后,他最早在石油系统工作。据他讲,在大庆油田工作期间,他与铁人王进喜在一铺炕上睡了好几年。

1973年后,他历任原石油部地球物理勘探局局长,国家地震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局长、党组书记。

19886月起他奉调回陕工作,历任中共陕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书记,中共陕西省委副书记,中共陕西省委书记、省军区第一政委,陕西省政协主席等重要领导职务,在省委副书记到省委书记的期间有两年回北京任中纪委常委后又回陕主持全省的工作。

后来在全国政协的任上,他就当时渭河沿岸频发的水患灾害治理,连续六年锲而不舍地提出提案,最终为陕西争取到155亿元的中央拨款,为彻治渭河水患解决了根本性的问题。后来,他发表了《政协圆我渭河梦》的重要文章对这件大事进行了系统详细的回顾。

安启元先生是从一线的石油工人成长起来的高级领导干部,他来自人民,扎根人民,始终心系人民。

作为共产党曾经的省委书记,经略一方的封疆大吏,他的两个儿子始终都是工人。仅凭这一点,他无愧于天地,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共产党人的称号。

共产党的多位领袖都强调,共产党绝不能搞封妻荫子,决不搞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一套”。

他确实做到了!

乙巳清明,回乡祭扫,追思先人,忆及师长。

我写下了这些。

安启元先生千古!


作者:尚宝荣,学者讲课网执行总编辑,群贤书院负责人。

学讲网·学者讲课网·学者名人讲课网
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20230306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