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有关农民养老金的过低的话题在网上引发了广泛热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显示,2022年,全国农民养老金平均205元/月,是城镇职工养老金的1/15,是机关事业单位的1/30。即便如此,205元还仅仅是一个平均值,大多数60岁以上农民每天7元的养老金都拿不到。
该问题也引起了一些高层人士的关注,其看法和观点更值得社会各界和决策机构的借鉴和思考。学者讲课网经过梳理,目前关注该问题的高层人士有:
李稻葵—著名经济学家、清华大学教授,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
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郭树清—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银保监会原主席,山东省原省长
李稻葵认为,农民通过交公粮为新中国的奠基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应当尽快提高农民养老金。他指出,1、在道义上亏欠农民的;2、当前国家有这个财力;3、这样做有利于促进消费和扩大就业。
刘世锦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呼吁加快农民养老金的上涨步伐。他指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者中95%为农村居民,其养老金仅为220元/月,与城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和城镇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存在显著差距。他表示,尽快将农民养老金提高到400元,对促消费的效果会更好。
郭树清在2025博鳌论坛年会上表示,2024年农民养老金平均每月约240元,仅相当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低保标准的40%,远不能覆盖基本生活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