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第十届)国际能源发展高峰论坛在京举行
发布时间:2023-12-12

           127日至8日,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与标普全球在北京昌平共同举办“2023国际能源发展高峰论坛”(以下简称“论坛”)。此次论坛以“务实合作共筑能源转型与安全发展之路”为主题,共有来自政府部门、能源央企、国际同行、高端智库及高等院校等在内的近400名专家学者参加,共同探讨合作机遇,共商全球应对挑战大计。

   中国国家能源局总经济师鲁俊岭、中国石油集团副总经理张道伟、联合国驻华协调员常启德、哈萨克斯坦驻华大使沙赫拉特·努雷舍夫、中国海洋石油集团副总经理霍健以及中国石化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孙焕泉出席论坛并致辞,中国石油集团总经理助理张华林主持论坛致辞环节。

   鲁俊岭在致辞中表示,加强能源结构多元化,是凝聚各国力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国能源行业坚定不移走好能源转型与高质量发展道路,持续深化能源领域对外开放,全面推进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为保障全球能源安全、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我们要持续巩固能源安全合作,大力推动能源转型合作,加快开展能源创新合作,全面推动能源治理合作,汇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让能源发展成果造福更多国家和人民,携手开创清洁美丽的能源发展新局面。

   张道伟在致辞中指出,能源安全是能源发展、能源转型的前提和基础,关乎国家发展战略全局。中国石油将发展新能源视为驱动公司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新动能,坚持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全力保障油气供应,加快拓展地热、风光发电、氢能以及充(换)电站等新能源业务。重视零碳技术研发应用,创新形成CCUS全产业链技术体系,推动我国CCUS项目在驱油利用领域迈入工业化应用阶段。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和气候治理,新能源示范工程成为海外绿色合作新亮点。

   常启德在致辞中说,加快能源转型是创建一个健康、宜居地球的必由之路。随着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不断扩大,我们要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增加对清洁可负担、可持续和可靠的替代能源的投资。中国作为全球领先的风能和太阳能基础设施生产国,在可再生能源转型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为了人类共同的未来,我们要加快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向净零排放转型。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凌文作题为《能源绿色转型进展和展望》的主旨演讲。他提出规模能源清洁化、清洁能源规模化以及能源系统智能化三个未来能源转型的方向。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郑永年认为,能源与国际政治密不可分,能源对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尤为关键。标普全球大宗商品全球能源与国际事务高级副总裁卡洛斯·帕斯夸尔结合中美合作,分析了全球地缘政治与能源市场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石油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首席专家孙龙德在《油气安全与能源转型的新趋势》中分析了全球油气行业的发展趋势,提出在未来能源转型中,油气和新能源的融合发展与能源安全同等重要。

   主办双方在此次论坛上发布了三个最新研究报告,分别是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发布的《全球能源安全报告》《2060世界和中国能源展望》以及标普全球发布的《全球宏观经济展望》,探讨全球经济和能源行业发展趋势。

   此次论坛设四个分论坛,中外嘉宾们从全球油气市场、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能源公司发展战略与ESG、能源科技与数智赋能等四个维度深度交流全球能源产业包容性发展的路径,在世界经济形势与发展趋势、国际能源市场走势、能源绿色低碳转型、ESG投资等方面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和建议。

   论坛期间,与会专家围绕能源转型与能源安全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并形成四点共识:一是维护全球能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是能源行业的重大关切;二是实现能源转型是全球广泛共识和共同追求;三是加强合作是应对能源行业挑战和实现转型的唯一出路;四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是促进和平发展、共赢美好未来的重要途径。

   “国际能源发展高峰论坛”创办于2013年,经过10年发展,已成为中国能源领域重要的年度盛会之一,国际影响力持续攀升,持续为世界能源发展贡献智库力量。

学讲网·学者讲课网·学者名人讲课网
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20230306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