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谨:医美科普下乡是时候了!
发布时间:2025-03-30

——2025328在第八届美创会开幕式上的讲演

     看到这篇题目,有些读者也许不以为然,乡下有条件做医美吗?只要保障农民有地方看病就可以了,农村目前没做医美的条件,也没有这个市场。

     以上看法显然不了解目前我国农村农民现状。实际上,随着乡村振兴的发展,目前中国的农村和农民,需要医美或医美科普下乡。去年春节过后我下乡到南方一个县,调研一个文化项目。期间,有次午餐安排在一个镇的自然村,陪餐者多是上了年纪的村干部或地道农民,也有刚嫁进村的新婚夫妇。乡下做的饭菜很可口,但年长的农民对稍硬些的肉菜不大问津。我以为他们是有意谦让,后来才知道他们大多缺牙吃不动了。问他们为什么不到县城修补牙,他们说县城离的远,农活忙,跑几趟没有时间,而镇里又没有牙科门诊,牙坏了就自己耗着,直至全部脱落。大部分农民牙齿脱落早,丧失嚼咬功能,当然影响消化,縮短寿命。  

      农村目前不仅口腔专科或修复牙的门诊少,中青年农民需求整容的医美机构和医生也少之又少。农民要拉皮整容什么的,需要去较远的城市。医美行业与农村农民疏远日久。  

农村没有办医美机构的条件吗?不是的,是我们的医美机构仍然以老眼光看待新时代的新农村,以偏见认为在农村没有医美市场,赚不到钱。实际上,现代新农村医美市场很大,关健是,我们是否有为农民服务意识?       

     以前,国家提倡过医疗下乡目的是为了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农村群众的身体素质,引导健康生活方式,促进乡村振兴,增强群众在医疗卫生方面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几年下来,医疗下乡活动通过各医疗机构组织的义诊体检,将医疗用品送到农民群众手中。这些活动不仅是关爱农村民众健康的重要举措,让他们在家门口享受到一流医疗服务,也是提高农村群众身体素质、引导健康生活方式的有效途径。通过常态化开展下乡义诊工作,可以守护好农村居民的身体健康,对促进乡村振兴意义重大。多年来,二三线城市各大医院选派优秀医生下乡,把优质医疗服务送到村民家门口,下乡义诊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成效显著。此外,医疗下乡活动也有助培训基层医生,强化基层医疗机构防治结合的功能定位,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有效下沉,“专家跑”代替了“病人跑”,真正解决看病远、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打通群众就医“最后一公里”。这些活动进一步体现了国家对民众生老病死细枝末节的关爱。  

     目前我国的医疗下乡活动,多定位在为农民看病。医疗美容尽管也属医疗范畴,但按轻重缓急的程序,目前发展医美在农村还多没有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医美机构普遍认为农村人没有必要做医美,也没有条件,其实不然。   我看到网上近些年多个需求案例。比如,在浙江杭州工作的陈珊珊春节回河南省新乡县农村老家过年,她发现已经两年没见的表嫂有点变化,“感觉比两年前见到时年轻了很多,皮肤变好了,眼睛好像也更有神了。”在按捺不住的好奇心驱使下,陈珊珊问了表嫂变美的原因,原来是在朋友那里打了水光针和玻尿酸。表嫂说因为是开在县里的“个人工作室”,价格比城市优惠很多。“ 小镇青年”对美的追求,与城市人相比丝毫不逊色。有报道称,30岁的小邹来自四川自贡农村,这几年她陆续开了眼角、割了双眼皮,陆续花了近10万元在脸上。在她看来,这是一笔“必须”的投资。       

      中国目前三甲医院的医疗技术总体是优良的。比如北京,在口腔科中,口碑好的,有北京大学口腔医院,有301、协和医院口腔科。在北大医院口腔什刹库门诊特诊科,有一位叫晁春良的主任医生和助理吴爽,就获得患者广泛好评。他们不仅医疗水平高,且为服务对象着想,尽量少花钱,把牙修复到最佳效果。所以,挂晁春良医生号的患者每天特别多,中午和下午,该治疗室下班往往最晚。当然,让北京或上海这类一线城市三甲医院顶尖医生下乡不现实,毕竟北京或上海等消费群巨大,且医生资源往往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但在省市所属二三线城市,消费者与医美资源之比,相对比较宽松,离紧需医美资源的乡村也比较近,提倡省市所属二三线城市医美下乡和科普下乡,是完全可以有助缓解乡村农民对医美消费需求的。还有,按照“劣币驱良币”规律。如果我们优质医美机构不开辟农村市场,农民就有可能被医美黑机构所伤害。在农村有些地方,已出现“黑医美”成为农村“美丽经济”发展的新痛点。有的缺乏资质的镶牙小店,从农民身上赚了钱,但服务对象回去却仍然咬不了硬菜,甚至难消疼痛;有的乡村青年热衷打针、动刀等医美项目时,却遭遇了各种花式“黑医美”套路,让人叫苦不迭。有位受害的乡村青年说:“我们也不懂啥资质,就是看这家店价格便宜,做激光美容只要980元包年,就办了年卡,还推荐了几个朋友来办,完全不懂资质这些,现在后悔了”,一位在“黑医美”机构办了年卡的20多岁“小镇青年”说。   据揭露,目前不具备资质的“黑医美”多藏身于乡镇居民楼,打着“美丽休闲馆”“SPA沙龙”“护肤中心”等旗号。这些“黑医美”机构所使用的产品多数为“三无”及过期的美容产品,场所也不具备医疗美容资质。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推广“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整治乡村黑医美,也是整治乡村的举错之一。在整治中,“以良币驱劣币”,需要提倡医美科普下乡,尽快实现产业规范化、品牌化、优质化的医美机构在乡村的全覆盖,以服务农村,服务农民,增强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高农民健康素质,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尽力。


王谨,著名学者,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

学讲网·学者讲课网·学者名人讲课网
ICP备案/许可证号:京ICP备202303064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