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一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即将启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顾名思义,是人民的代表在一起议事、议政、立法,“悠悠万事,民生为大”。
人民的议事殿堂,当然以人为本,服务人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在解决民生方面有什么作为,会內与会外,同样颇为关注。
笔者对两会再熟悉不过了,曾连续参加过四届二十多年的两会报道工作。应该说,有的年头两会是开的成功的,为解决民生问题确实拿出了卓有成效的举错;但毋容置疑,也有年头的两会开的质量不是很理想,只是走会议程序而已,对紧迫的民生问题,没有推出实实在在的解决办法。
一个国家的进步,重在表现在提升人民的福祉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向富裕走向强大的历程,世人看在眼里,但中国社会进步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民生问题,也被世人看在眼里,仍然需要引起足够的关注。
在写这篇文章时,我给deep seek 出了个题目:今年的两会应该关注哪些民生问题?deep seek 沉思片刻,回复答案如下:
——稳就业,就业与收入保障。
2025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222万人,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尤其是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对传统岗位的冲击加剧。政府需出台更多稳就业政策,特别是针对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和灵活就业群体的支持措施。加强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适应经济转型的能力,推动就业质量提升。
——教育公平与资源优化。
推动城乡和区域教育资源均衡分配,解决“入园难”“学位紧张”等问题,进一步深化“双减”政策,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加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升职业院校质量,缓解教育焦虑,促进教育与社会需求更好衔接。
——医疗健康与医保改革,实行分级诊疗与基层医疗。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特别是农村地区的诊疗水平。继续医保改革,完善医保体系,扩大跨省共济范围,推动药品和耗材集采,减轻群众医疗负担。
——养老与人口老龄化,养老服务升级。
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社区居家养老和普惠养老服务发展,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确保养老金可持续性,适当提高养老金水平,保障老年人基本生活。
——住房保障与房价调控。
增加保障性住房,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满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的住房需求,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居住品质。房价调控,稳定房价,打击炒房行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乡村振兴与农民增收。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改善农村生活条件。农民增收。通过多种途径增加农民收入,如发展特色农业、推广“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等。
——生态环境与绿色发展。
推进碳中和与污染防治。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强空气、水、土壤污染治理。生态保护,深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重大战略,推动生态与文旅融合发展。
—— 食品安全与社会福利。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强化食品安全监管,推进追溯体系建设,确保“舌尖上的安全”。
——社会救助与福利。
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升社会福利水平,增强民众获得感;提升农民养老待遇。
——交通与城市治理。
实施智慧交通:推动智慧交通建设,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优化出行体验。在城市更新方面,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和城市更新,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生育支持与“一老一小”服务。
在生育支持政策方面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推动普惠托育服务发展,鼓励生育。
—— 加强一老一小”服务。
尤其关注并解决独生子女政策留下的后遗症;加强养老和托育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一老一小”群体的生活质量。
以上是deepseek梳理的2025年全国两会应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笔者只是稍微进行了文字标点的订正,意思表达不一定全面准确,但以上几条基本是有道理的。 涉及民生的问题是琐碎的,但是具体的。诸如就业、医疗、教育、交通、住房、生育、养老等方面的问题明摆在那儿,需要各级政府按照民生优先的原则认真逐步解决。 这些议题不仅关乎民众的切身利益,也是推动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期待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能够提出更多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为民生改善注入新动力。
古代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离骚》中有一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古代政客、诗人尚且体察民间之苦,何况历史演进了几千年,声言人民当家作主人的时代,更应该“悠悠万事,民生为大”。信乎?
注:王谨,学者讲课网名誉总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