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2019届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魏礼群
著名学者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院长
国务院研究室原主任、党组书记,国家行政学院原党委书记
同学们、老师们、家长们、来宾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欢聚一堂,隆重举行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2019届毕业生的毕业典礼,共同见证同学们毕业的荣耀时刻。首先,我谨代表中社院,向圆满完成学业的毕业生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悉心指导学生成长进步的老师们表示诚挚的感谢!向辛勤养育子女、前来出席毕业典礼的家长们致以亲切的问候!
今年的毕业典礼很特别,不在于仪式,而在于时刻。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要热爱伟大祖国,要担当时代责任,要勇于砥砺奋斗,要练就过硬本领,要锤炼品德修为。同时,他还殷切希望:新时代中国青年要珍惜这个时代、担负时代使命,在担当中历练,在尽责中成长,让青春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的广阔天地中绽放,让人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奋进追逐中展现出勇敢奔跑的英姿,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激励着广大青年在新时代发扬五四精神,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建功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同学们,你们很幸运,你们在师大学习的这几年,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美好时光,你们是名副其实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几年前,你们怀揣梦想和憧憬来到师大校园,珍惜宝贵时光,脚踏实地治学修身,努力向上,追求卓越,茁壮成长。此时此刻,作为你们的老师,我与你们的父母一样,深感欣慰。借此机会,在临别之际,我作为你们的师长,也作为你们的校友,纵有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对你们的祝愿和祝福。
在近几年社会学院毕业典礼上,我都围绕立德树人这个教育的根本宗旨作寄语。2015年6月27日在首届社会学院毕业典礼上,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主题、2017年6月22日毕业典礼上以“做一个敢于担当的人”为主题、2018年6月26日毕业典礼上以“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为主题,分别作了讲话。今年,我以“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作寄语,与大家分享交流一些感悟和看法。
同学们,在你们即将开始又一段寻梦、筑梦、圆梦的旅途之际,我给大家这个寄语,是经过认真思考的。自强不息,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也是一句砥砺奋进、言简意赅的格言。什么是自强不息?就是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地奋斗。《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自然永远处于周流不息、变动不居的运动变化过程中,人们应该效法大自然的刚健性格,永远不断地前进,这样,才能赋予有限的生命以永恒的价值。自强不息是最为可贵的精神和信仰。中华民族几千来历经磨难,绘就了自强不息的辉煌画卷;新中国70年来,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谱写了自强不息的壮丽凯歌。
古今中外无数事例都充分表明,只要坚持自强不息,就能不断获取力量、最终成就事业。这里很典型的例子,是中国古代的司马迁身遭腐刑之耻,忍辱负重,自强不息,写下了被誉为“史家之绝唱”的《史记》巨著,流芳千古。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全身瘫痪,完全不能说话,在令人难以置信的艰难中,不屈不挠,通过坚持不懈研究发现了黑洞蒸发理论和量子宇宙论,成为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他们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自强”,什么叫“奋斗”。凝视这些先行者渐行渐远的背影,我们可以明白这样一个道理,那就是:唯自强者方能致远!
“自强不息”,是我最喜爱的格言,也是我的座右铭。几十年来,无论是家境穷困的求学时代,还是条件艰苦的边疆林海;无论是担子越来越重的工作岗位,还是要求越来越高的职责任务;无论是逆境,还是顺时,“自强不息”始终让我自励、自律、自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使我能为国家做了点事。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一个深切体验,人生的道路从来都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向来都是风起云涌,惊涛拍岸;此中情形,恰如中国一句古语所说:“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面对人生道路上的荆棘丛生、坎坷不平,唯有自强,才能克服苦难、战胜挑战,用好机遇、获得成功;唯有持续不懈的自励和坚守,才能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超越,实现一次又一次的自我升华!
同学们,你们即将走向社会,承担起崇高的社会责任。社会是一张大考卷,它写满太多的难题;社会是一个大熔炉,它通过熊熊烈焰提炼真金。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百年未有的大变革时代,也是一个生存发展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正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能让人生因梦想而伟大。在这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绝不能有丝毫犹豫游移、畏缩不前,也不能有半点骄傲自满、固步自封,必须勇立潮头,奋勇搏击。因此,希望大家把“自强不息”深深融入自己的脑海中,清晰刻印在人生的字典里。“自强不息”是你们走向社会、走向未来、走向成功的一种可贵品质和精神力量!只有坚持自强不息,方能选好人生的方向,方能迎接人生的挑战,不断超越自我。那么,我们又当如何做到自强不息呢?我认为,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至少需要把握好以下三个方面:
——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必须具有远大理想的初心。同学们,初心是奋斗的原动力,也是人生的定盘星。习近平总书记经常用一个比喻来勉励青年人,要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第一粒扣子”就是志存高远,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远大的理想,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所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作为一个新时代青年,就应将自己的远大理想和追求,与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紧联系在一起。我衷心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一以贯之、始终坚持用自强不息来坚定自己的理想、锻造自己的风骨、强壮自己的人格。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既然选择了目标,便只顾风雨兼程。从现在开始,从这一刻开始,努力奋斗,拼搏进取。希望同学们既能脚踏实地,又能仰望星空;牢牢把住自己内心的坚守,这最终也将引导你们生命的航向,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生命在创新创造中闪光。可以说,自强不息,就是坚定的追求,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都对人生永葆积极向上、进取拼搏的热情和坚毅。
——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必须具有坚如磐石的意志。同学们,人生的旅行不可能一帆风顺,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挫折。每当此时,以什么样的心情和态度去对待,是百折不挠、积极进取、自强不息,还是动摇徘徊、消极沉沦、一蹶不振,往往决定着一个人的命运。《孟子》有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告诉我们,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和心境,让内心坚强坚韧,是多么重要!只有以坚忍不拔、坚如磐石的意志,应对一切困难和挫折,从困难和挫折中接受考验、汲取力量、获得激励,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则目标可达、功业可就。可以说,自强不息,就是坚毅的种子,即使在艰难困苦的岩石下,依然能生根发芽,绽放出倔强的花朵。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做一个自强不息的人,必须具有持之以恒的奋斗。同学们,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奋斗就会有艰辛,艰辛孕育新发展。所有成功的背后都是苦苦堆积的坚持。只要你愿意,并且为之坚持奋斗,总有一天,你会活成自己喜欢的那个模样。奋斗不只是响亮的口号,而是要在做好每一件小事、完成每一项任务、履行每一项职责中见精神。奋斗的道路是强者坚强不屈的道路。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愈挫愈勇、永不气馁、永不言败。可以说,自强不息,就是坚持的力量,任凭时光的冲刷,依然能聚合成巨大动能,所向披靡,无往不胜。
同学们,北京师范大学是百年学府,富有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今天大家毕业了,希望你们今后回想起母校时,感念的不止于她的传道授业解惑,更多在于中社院给予你们人生定位与价值塑造,你们在这里确立了拳拳初心、编织了美丽梦想,你们在这里开启了人生新的征程。希望大家用自己在母校熔铸的底色、底蕴和底气,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永远自强不息,勇于迎难而上,扛起使命担当,做一个最好的自己!凡我在处,即是师表、典范。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最后,衷心祝愿同学们在人生的大海中自强不息,乘风破浪,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谢谢大家!
来源:北师大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