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民养老金涨到1000元,不仅仅是历史贡献认可,更是拉动内需杀手锏,成为大国崛起基础。
(一)历史贡献
最早可追溯到土地革命时期,正是江西农民红米饭南瓜汤,培育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奠定了共和国根基,也是陕北农民小米培育延安革命中心,取得了抗日战争伟大胜利,还有江淮地区农民用独轮车,则推出了淮海战役胜利,建立新中国,这都是我们领袖广为传播东西。
然后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因为老蒋败退台湾时,运走了280万两黄金、4000万两白银和1500万美元外汇,几乎把大陆硬通货都搬空了,于是就有了建国初年上海金融保卫战,也是农民生产出来粮食和棉花,打败了投机商人疯狂进攻,奠定了人民币法定地位,才能建立起我们国家金融体系。
同时国内工业资金积累匮乏,不得不学习苏联农业集体化经验,即将农村作为工业化原料基地,又将农民当作工业化资金对象,还最大限度从农业抽取资金,加速工业发展速度,简单说是国家加强对农业生产资源掠夺,为工业化提供原始资本,当时农村实行统购统销制度,农民除口粮和种子外,所有余粮都要低价出售给国家,个人甚至农村都不可能有任何积蓄。
还有朝鲜战争爆发,不得不向苏联贷款金额累计高达86亿元,除了通过向苏联提供钨砂铜等稀有资源外,就是要出口农产品偿还,这就导致全国农民都要节衣缩食,尤其是1959年中苏关系恶化,苏联要求我们提前归还贷款,造成三年困难时期,但农民却饿着肚子,支持国家把苏联贷款还清了。
正是因为农民巨大牺牲,才让我们短短二十年时间,到1978年基本实现重工业化,我们铁路、交通、钢铁、石油和电力等支柱工业陆续建立起来,成为我们公有制经济主体,可以说我们当前国企和央企原始资本,都是来自农民,也因为没有任何国家债务,才能轻装上阵搞改革开放。
在这个时期,包产到户农民通过积极劳动,增加农产品产出,又通过乡镇企业雇佣劳动获得工资,由此形成消费品购买力,促进国内轻工业发展,但回城知识青年却利用价格双轨制,横空创造出了一个倒爷群体,他们通过吮吸农民手中财富,完成轻工业原始资本积累,又在90年代抓大放小改革时,化公为私成为老板,通过牺牲进城农民社保福利,换来老板们财富指数级增长。
同时1994年分税制改革,更是对农民财富第二次掠夺,因为增值税成为我们主要税种,这是一种消费税,纳税对象是终端消费者,也就是说全国数量最多农民成为主要纳税者,但增值税又是一种生产税,收税对象是生产型企业,它们主要集中在城市,这就意味着城市财政收入指数级上升,乡村地区财政收入指数级下滑,从而导致乡村医疗教育投入压力,甚至供养乡村公务员压力,都转移到农民身上,这就是90年代一税轻、二税重和三税是个无底洞现象根源。
直到2006年全国农业税取消,农民才从沉重税赋中解脱出来,却进一步加剧乡村财政匮乏,除了国家层面转移支付外,就是把医疗教育资源全部转移到县城,然后在依托医疗教育资源,大力发展城市房地产行业,推动城市发展日新月异,许多城市拆二代一夜暴富,还有政府更是富得流油。
然而这是建立在对农民财富第三次掠夺基础上,因为他们为了后代教育,还有获得相亲结婚机会,不得不掏空家庭两代人储蓄,甚至背负高利贷,前往县城去买房,从而没钱去交高额度社保,更不会留有储蓄养老,以致农村留守老人命运普遍不好,因为每月只有100多元养老金,折算下来每天不到5元钱,这在城市连买个早餐钱都不够。
(二)拉动内需
这是农民养老金涨到1000元后最直观效果,因为农民拿到这为数不多1000元,只会用于自己消费,或者补贴后辈家庭生活消费,从而拉动国内生产需求,刺激国民经济发展,而不会像富人把钱存起来,吃着国家银行利息,对当前国家经济发展毫无帮助。
同时农民养老金涨到1000元,实质上降低青年农民补贴老人负担,他们可以把原先补贴老人1000元,用于自己消费,甚至因为卸下养老负担,更加敢于消费,胆子大还会重启创业,这就更能拉动国内生产需求,刺激国民经济发展。
众所周知,我们拉动经济发展三驾马车,分别为投资、出口和消费,先来说投资拉动经济,基本原理就是凯恩斯经济学中投资乘数,即政府通过投资引起国民收入成倍增长,进而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发展,但投资乘数原理存在前提是资本有机构成不变。
然而长期来看,新投资往往采用新技术,资本有机构成是不断提高的,就业量却是不断减少的,直白说就是资本利润不断上升,社会财富集中到少数富人手中,失业人数越来越多,导致大部分国民收入下降,从而带来贫富差距,压制了整个社会消费能力,进而出现经济发展停滞,这就是赫赫有名的滞涨现象。
所以我们就会发现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M2数据,1992-2013整整二十年时间,才跑到100万亿,却拉动GDP增长倍数达到24倍,但到2014-2020仅仅六年时间,就跑到200万亿,拉动GDP增长倍数是1.53倍,再到2021-2024则只用了四年时间,就跑到300万亿,拉动GDP增长倍数1.05倍。
这意味着我们投资拉动经济效果越来越差,同样是100万亿投资,第一个100万亿可以拉动24倍经济增长,第二个100万亿只能拉动1.53倍经济增长,到第三个100万亿则剩下1.21倍,几乎没有经济增长,我们引以为豪的投资乘数原理,已经到江郎才尽时刻。
然后来谈出口拉动经济,我们在2001年加入WTO,确实迎来国内经济腾飞,并且在2010年成为世界工厂,但是随着美国奥马巴推出TPP协议,到特朗普又加征关税贸易战,再到拜登升级成印太框架协议,并且联合西方国家一起对华高端技术制裁,我们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就进入死胡同。
同时出口拉动经济增长底层逻辑,主要是依靠国内廉价劳动力,生产出物美价廉工业品给欧美国家消费,赚取全球产业链下游微薄利润,关键是用这点微薄利润换来美元外汇,还要去购买美国国债,直白说就是美国人用你的钱,雇佣你去劳动,还要享受你生产工业品,这本来就是一种不正常合作关系。
所以当我们不满足于做出卖廉价劳动力低端产业,追求产业升级时,美国就对我们高端技术封锁,试图把我们锁死在劳动密集型低端产业,只能做美国工业殖民地,更重要是美国还在推动AI机器人革命,一旦实现机器人劳动取代人力劳动,我们就连做工业殖民地资格都没有了,所以尽快实现产业升级,吃到AI机器人革命红利,就是我们经济发展的唯一道路。
此外当我们不再购买美国国债,不让美国用我们的钱,雇佣我们劳动和购买我们工业品时,美国就加征关税贸易战,试图引爆我们工业生产过剩,这时还盲目推行出口拉动经济,就是把国内利润补贴给国外,其结果就是得不偿失,最好办法就是扩大内需,通过内循环来取代外循环。
这就是我们现在大力主张的消费拉动经济,只是我们好像走进误区,就是只想拉动富人消费,从来没想过拉动穷人消费,通过给企业减税,美其名曰保住穷人就业岗位,但实际上得利只有大中型企业,里面都是中产以上高收入人群,真正覆盖穷人就业的小微企业却走向破产,并没有从企业减税中得到好处,从而让企业贫富两极分化更加严重。
然后通过给个人减税,美其名曰让穷人有更多余钱消费,但实际上得利却是中产以上高收入富有人群,他们通过减税增加财富,真正穷人则因为失业,收入根本就达不到减税标准,从而让个人贫富两级分化更加严重。
那我们是否可以换个思路,就是通过给大中型企业加税,补贴复苏小微企业,进而给穷人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同时给富人加税,补贴穷人收入,这样就能实际增加大部分国民收入,培育整个社会消费需求,推动我们经济复苏,而不是将社会财富集中到少数企业和富人手中,起不到消费拉动经济效果。
当前我们发行国债救助城市房地产行业,动辄数十万亿元,又推行以旧换新救助城市工业企业,动辄数万亿元,都是为了保住城市房地产行业和工业就业岗位,实质上就是保住这些行业人群消费能力,那能否换个思路,提高社会最底层,即农村老年农民消费能力,而且因为农民养老金都会用于消费,不会像房地产和工业资金那样沉没空转,拉动经济效果会更好。
按照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60岁以上农村老人为1.2亿,随着老龄化加剧会逐步上升,就按2亿人来算,每月养老金提高到1000元,一年就是1.2万,换算下来只有2.4万亿,也就一次工业以旧换新投入,还没到救助房地产行业投入,非常值得国家去做。
(三)大国崛起
我们不能忘记农民贡献,因为他们支持,我们才得以建国,并且建立国家金融体系,也因为他们巨大牺牲,我们才得以实现国家工业化,并且实现城市高速发展,当前建立社会无差别养老体系,考验着一个国家民族良心。
大国崛起离不开人口兴旺,因为人口优势,我们才得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成长为世界工厂,还因为人口优势,我们才得以发展房地产行业,推动城市日新月异发展,更因为人口优势,培育出全球最大消费市场,成为我们产业升级压舱石。
然而人口兴旺基础不在城市,而在我们容易遗忘农村,因为农村多子多福观念,还因为农村较低养育成本,都是我们人口增长发动机,并且源源不断向城市输送人口,一旦这个发动机停止后果不堪设想,而农民养老金提升,就好比给这个发动机加油,对于大国崛起意义深远。
此外农民养老金提升,还是拉动内需杀手锏,它不会像全民发钱那样,推动社会通货膨胀,也不会像救助城市房地产和工业企业那样,造成庞大资金空转沉没,而是会全部进入消费通道,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更重要是能够缩小社会贫富差距,培育社会消费能力,推动我们经济可持续发展。
当前美国脱钩断链贸易战,引爆我们工业生产过剩,出口拉动经济道路遇阻,同时投资拉动经济效果越来越差,就只剩消费拉动经济一条道路,但刺激富人消费拉动经济有限,甚至负面效果越来越大,就要改变思路,拉动穷人消费,农民养老金提升仅仅是个开始,而且留给我们时间不多了。
来源:猫视青年